目錄
位於陰陽海前方的瑞芳水湳洞選煉廠,有著三條排放廢氣的排煙管,目前已經沒有再使用,如今在九份山區有著完整山徑步道可以通往一探究竟和一睹哈巴狗岩的模樣,在秋冬時節煙囪稜一帶充滿黃金芒花海,搭上天藍的海景十分美麗。
▶ 你可能有興趣的相關連結 ◀
•【瑞芳天梯與牡丹山】通往九份黃金山城的天梯與牡丹山
•【瑞芳六坑斜坡索道】無言的山丘電影場景與黃金瀑布頂&本山六坑
瑞芳排煙道的歷史
現在在瑞芳山脈上可見的三條排煙道,是源自1973年台金公司在瑞芳水南洞的煉銅廠,因為處理礦石產生銅礦的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使當地居民困擾,而建立起三條長達1030公尺,850公尺和1000公尺的排煙管,將煉銅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氣體排放至金瓜石內部山區,管線接到山谷裡約海拔400公尺的高度,同時也是如今哈巴狗岩所在位置,而如今煉銅廠已經沒有再使用,自然排煙管也已經廢棄了。
雖然廢棄的排煙管沒有在排放廢氣,但還是有超標重金屬砷、銅殘留在煙管,筆者實際走一遭三條廢煙管,濃烈的氣味還是相當驚人,建議要前往的讀者當心吸入過多有毒氣體◀◀
路線摘要
▶要走三條廢煙道與哈巴狗岩,有建議的兩條路線如下:
登山口位置:(1) 位於瑞芳區的祈堂路 (勸濟堂一旁的路為祈堂路),確切位置可點選此查看googel地圖位置,轉彎路口處具有登山布條。
(2) 若從高處往下走,可以從無耳茶壺山登山口出發,往朝天亭方向走(非往茶壺山方向)
海拔高度:哈巴狗岩約 380 m
上升海拔:100 公尺左右 (從此登山口出發,上升至哈巴狗岩&朝天亭)
花費時間:一小時半(含休息)
難度:☆☆ 適合一般遊客,但具有輕微攀岩地形
路況資訊:路況清楚,但是無明顯岔路指示,建議使用登山離線地圖確認方向
停車場:從祈堂路出發,附近有勸濟堂停車場,以及金瓜石停車場。
廁所:附近有金瓜石勸濟堂,不過離登山口有一段路
路線時間安排
▶僅參觀三條煙道與哈巴狗岩,耗費時間約一~兩小時
13:40 祈堂路轉彎處的登山口出發
13:44 一號煙道
13:56 二號煙道
14:16 三號煙道
14:40 哈巴狗岩
15:00 復興山
15:16 無耳茶壺山登山口
煙囪稜圖文紀錄
▶從六坑觀景台,也是無耳茶壺山登山口之一所在的祈堂路上,許多遊客會來這裡賞景。
從這條祈堂路繼續直走,往登山口前進。

▶繼續直走在下方的產業道路上,人越來越少,但還沒到登山口

▶來到登山口處,這裡可以前往三條廢煙道&哈巴狗岩&復興山,最後到無耳茶壺山登山口,不過內部山路錯綜複雜,可以到的地方很多,還是建議使用登山離線地圖最保險。

▶入口處有著告示牌,寫著往劍龍稜的登山客要注意的事項,以及登山客在上面偷偷註記的沿路景點,行為相當可愛 (´・ω・`)

▶走進去後,會來到第一條廢煙管的起頭處

▶走進布條旁的小路後,不久後會看到下方的三岔路,下圖左邊的管線路是死路無法走但適合拍照,中間的路可以往三條煙管與哈巴狗岩,右邊的管線路會陡上,要沿著管線攀爬是艱難路線不建議走。

▶在12月的時節處處充滿著金色芒花超級美麗 (・∀・) ,來到這邊的旅人一定感到心曠神怡

▶雖然這邊的廢煙管有著難聞的氣味,但撇除經過廢煙管的短暫時間,其他山道上空氣十分良好沒有怪味喔

▶要準備經過第一排煙道,有著前人切出來的登山小道,十分小巧可愛,足夠一個成人通過的空間。

▶內部一景,要拉繩往下走,有點危險,不過地板在乾燥時摩擦力還算夠,另外煙管內有濃烈的怪味。

▶拉繩往下走,如果不怕怪味的人,經過廢煙管是一大亮點,全台唯一有廢煙道的登山步道就在瑞芳。

▶經過第二排煙管,已經破裂,可以從中間直接通過

▶在廢煙管之間的芒花山徑上,處處可以欣賞山海的無敵美景,而實際在金瓜石還有非常錯綜複雜的登山道路可以去,通往劍龍稜,黃金洞,大小鬼瀑布,茶壺山….

▶來到第三排煙道

▶內部一景,通過第三排煙道的時間,是三條裡面之中最久的,但也是最沒有怪味的煙管

▶從破碎的煙管角落望出去

▶出了第三條廢煙管後,會緊接著右轉上攀到排煙管的末端,可見下圖的排煙管口,以前的超濃毒氣就是排放在這裡。

▶在海拔400公尺處往下看陰陽海

▶此處同時也是哈巴狗岩的位置,小狗的耳朵偏白色,感覺是特地磨出來的

▶哈巴狗岩

▶到這裡後,整趟旅程接近尾聲,續行往上走可接到產業道路,同時也是無耳茶壺山登山口,沿路欣賞滿山芒花海

▶在出到產業道路之前,會經過復興山,也就是下圖左方的小山頭

▶來到復興山上,有著一個真人大小的飛天掃帚

▶從復興山往黃金洞看去,可以看到下圖有個很明顯紅色岩稜與平台處下方就是了,從這邊看十分清楚

▶續行走到產業道路上,下圖前面就是往無耳茶壺山的登山口了,還有人在此停放機車

▶後續筆者沿著祈堂路旁邊自導式步道階梯返回黃金博物館

▶黃金博物館

另外這裡附近有著六坑斜坡索道,以前礦工運送礦產的鐵軌沿著陡峭山路而建,還有氣勢滂礡的黃金瀑布頂和靜謐的無言山丘,一連串有意思的山景步道,推薦給讀者們。
▶ 完
結語
金瓜石一帶充滿過去礦工的血汗,開出一條又一條的道路與聚落,如果不是環境貧困,家鄉沒有賺錢機會所逼,大概也不會來到這個山城,工作環境瀰漫煉銅廠的毒氣,在陰濕昏暗長達數十尺長的礦坑裡工作,筆者的阿公在民國初年來到這裡採取金礦,據說成功採到後變賣換取現在宜蘭鄉下的大塊農地來耕作,所以這塊金瓜石的礦脈或多或少,也孕育了筆者的祖先與爸媽那一代,而後傳承了一整個家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