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三峽白雞山,這裡總共有三座有三角點的山頭,白雞山(760公尺),雞罩山(780公尺)與鹿窟尖(643公尺),全部爬完需耗費六小時,適合有登山經驗者攀登,強烈建議攜帶登山離線地圖app前往辨別岔路處。
白雞山山腳下熱鬧的行修宮,在假日有著熱鬧美食小街,滷味香味日溢人潮很多,而一旁炸地瓜炸芋頭加入胡椒粉後也十分美味,行修宮在春季開著櫻花適合走走逛逛,這裡是爬完山後還可以享用美食的景點,推薦給大家!
▃▃▃▃▃▃▃▃▃▃▃▃▃▃▃▃
攀登白雞山方式與建議(白雞山/雞罩山/鹿窟尖)
▶攀登白雞三山,沿路岔路多,建議有常登山經驗者並具備離線地圖者再來攀登,交通與時間資訊請參考下方。
• 登山口位置:開車至三峽行修宮,面對廟的右方,有車用道路可一路往上開至白雞山登山口(有布條),但僅供一輛車通行空間難會車。
• 難度:☆☆☆
• 花費時間:六小時(走白雞山/雞罩山/鹿窟尖,來回時間)
• 停車場:有山腳的行修宮廣大停車場可停車,或白雞山登山口較狹小的腹地停車,但登山口僅供兩三部汽車臨停兩側的空間。
白雞山登山口停車位置
▶若不從行修宮停車步行上來,選擇開車到白雞山登山口,會面臨道路狹小的問題如下圖。
路線時間安排
▶筆者中途皆有安排休息時間拍照喝水,總共三座山來回6小時。
11:56 三峽行修宮出發
13:25 白雞山
13:56 雞罩山
15:06 鹿窟尖
17:06 返回至三峽行修宮
▃▃▃▃▃▃▃▃▃▃▃▃▃▃▃▃
白雞山歷史:100年前行修宮後的白雞三山發生什麼事?
在白雞山,雞罩山和鹿窟尖上都有著方形石塊,雞罩山780公尺有著三等三角點,而鹿窟尖的石塊也有著總督府的字樣,而這些都代表著在日治時代就放置在這裡的證明。
現在攀爬白雞山,在裕峰煤礦場附近就有著隘勇線的古厝遺址,隘勇線的設立是在日治時代為了要治理管控當時的原住民,在山道設立的隘勇線並駐紮軍人,而當時所在這一塊區域的原住民為“大豹社”,裡頭的頭目名字為 瓦旦‧燮促,據說在泰雅族原住民的游擊下,在白雞山,雞罩山與鹿窟尖山一帶,在隘勇線駐紮的軍人傷亡慘重,而當時的佐久間左馬太日本總督隨後派出更大量的軍隊來鎮壓此處的原住民,大豹社的頭目瓦旦‧燮促為避免更多族人的傷亡,帶領部落一起往南遷移至現今桃園角板山一帶,但隨著時間大溪角板山有著豐富的樟腦資源,為了要獲取資源的日軍依然派出大量的軍隊來鎮壓,在現今的枕頭山商圈小巷裡進去的枕頭山山區, 又與原住民交火死了約200多名日軍,而最後瓦旦‧燮促帶領族人一起投降,並將8歲的兒子瓦旦‧樂信當成了人質
隨後樂信瓦旦隨著日本教育成為菁英份子進入前身的台大醫學院,日本戰敗後更為台灣省議會議員,只可惜為了伸張原住民權益,被莫名判入獄成為228事件後的冤獄者,而現在在桃園縣與新竹縣中間交界的羅馬公路上還設立了樂信瓦旦紀念公園來紀念瓦旦父子。
(圖一)鹿窟尖上的方形石塊,刻畫著總督府的字樣
(圖二)白雞山煤礦場遺址附近有著舊式老房的位置為古時隘勇線的所在地點
▶上文提到,原先三峽白雞一帶的原住民”大豹社“在日本人攻擊下輾轉來到桃園角板山山區,而後與大科莰群、馬武督群…原住民部落組成泰雅族聯盟抵抗日軍,爆發1907年為期107天的枕頭山戰役,日軍動員2000多人,在枕頭山就戰死了200人。
▶而枕頭山位於桃園復興鄉,下圖是枕頭山山頂的歷史解說牌,說明這裡所發生的過去。
▶而枕頭山西峰更是有一塊意義不明的巨大石碑,待有人解釋背後發生的事。
▃▃▃▃▃▃▃▃▃▃▃▃▃▃▃▃
白雞山圖文紀錄
▶在春季來行修宮,人潮相當多,有廁所跟飲水機可以使用,對登山客來說相當吸引人
▶假日時刻行修宮前的美食小街
▶美食小街上的滷味攤,香氣四溢
▶在春季開了許多櫻花的行修宮,這裏有著小公園可以走,很適合來拍照拜拜
▶在行修宮停車的話,走上來到白雞山登山口(下圖)最少約10分鐘以上,筆者是騎機車上來,道路狹小,從圖中可以看到開車上來的可臨停的位置數量不多,且難會車
▶一進去的道路平緩往上
▶不久後會看到一座小橋,還有一旁的解說牌,就代表真的要開始爬白雞山了!
▶剛開始僅有一條路不斷緩上,經過一座小橋
▶下圖,一路上到岔路處前,會看到裕峰煤礦場遺址,這樣的樓房還蠻顯眼的
▶下圖岔路處,這邊往左的話,會有急陡峭攀繩攀岩路,選右邊走的話,會是陡峭的爬升路,都一樣陡,但左邊上會更陡,筆者是選擇左去右回
▶這裏的岔路有告示,往左往右皆可到白雞山,這邊的山徑可拿三角形比喻,白雞山與裕峰煤礦場各自位於三角形其中一個頂點,往左邊的路比較像是走三角形一個邊長即可到白雞山,而往右邊的路是走三角形兩個邊長才到白雞山的意思。
▶而雞罩山的岔路就在白雞山山頂附近,要往雞罩山的讀者無論是往左往右都可以抵達,不像上頭的告示牌所寫,而鹿窟尖的確往右走是正確的。
▶筆者往左走後,偶爾要過乾溪溝,沿路有告示,不過也不是每次都有,所以建議要有離線地圖確認所在位置。
▶繼續沿著路往上
▶來到岔路處,下圖續行往右往白雞山,往左的路看起來很荒野,離線地圖也沒標示
▶沿著稜線走ㄧ段路
▶到稜線上視野開始開闊了起來,沿路偶爾就有這樣的好風景,並且相當乾燥,不像一剛開始的山路可能面陰相當溼滑
▶不一會兒看到攀繩路
▶會有好長一大段都是這樣的攀繩攀岩路,其實爬起來也不輕鬆
▶攀岩路
▶攀繩路,其實有這樣的路線讓人留下不少印象,增添些樂趣
▶抵達山頂
▶白雞山山頂有基石,相當開闊
▶ 白雞山上風景
▶白雞山上的風景大約180度,在假日好天氣的時候從頭到尾遇到五組人馬,人非常不多
▶續行往下走一小段就會看見岔路,往雞罩山的岔路到了,若不走,可以續行往鹿窟尖方向,中途會遇到回去行修宮,也是往裕峰煤礦場的岔路。
▶這個三岔路口有牌子指示雞罩山方向
▶往雞罩山的路上,雖然地圖上看起來短短的,但也是要陡升一段
▶這是雞罩山前峰的山頂,有基石但沒什麼風景,續行往雞罩山
▶沿路突然出現大片的孟宗竹林,相當夢幻,其實孟宗竹林會分泌一種植物鹼來排擠其他植物,故有時候看到竹林總是相當一致乾淨沒有其他種類的植被
▶來到雞罩山,老實說三座山峰筆者我最愛雞罩山,這裏有著大片草皮與展望,可以在這裡曬曬太陽躺草坪,許久也不會有人來打擾
▶雞罩山上的風景
▶雞罩山山上的展望,頭上的樹都被清光了,好像晚上看星星會很過癮
▶返回到三岔路口,續走鹿窟尖的方向
▶沿路就可以看到鹿窟尖本人的山頭,看起來近近的,但其實走起來蠻痛苦的
▶部分路段有鋪人工的木棧道,相當貼心
▶來到鹿窟尖與回去的路岔路口,筆者來到這裡相當煎熬,時間快三點,返回到山下也四點了,於是約定自己往鹿窟尖單程超過30分鐘就要返程否則走面陰的下山陡路其實蠻恐怖
▶這邊的指示方向
▶往鹿窟尖的路其實非常煎熬,少說有兩個假山頭,所以回程也同樣要爬兩座小山,已經爬完雞罩山跟白雞山還要繼續爬很吃人耐力
▶快抵達鹿窟尖時,遇到有登山隊所放置的地圖,這大概是我這一趟來白雞三山所找到的寶物,分享給各位讀者。因為鹿窟尖山附近有著360觀景台,並有路前往山下的114縣道的蓮華寺公車站牌處。這個無論在登山離線地圖或者Google地圖上都找不到這條路,後續筆者親自走一回,從北叉角稜線登山口(蓮華寺公車站往上開車一段)出發前往鹿窟尖,整段路相當原始但十分有趣,詳細可以參考我另篇遊記:【三峽鹿窟尖觀景台】北叉角稜線登山口&非傳統行修宮路線,有路線的說明與圖片記錄。
▶ 鹿窟尖上的風景,無展望
▶鹿窟尖上還有著土牛壕溝,為以前戰事時可遮掩軍人放置槍枝而堆起的土堆,相當明顯
▶沿路返程的風景,下山後就看不到了再多拍幾張
▶山上的風景
▶後來返程約一小時下山
▶返回到裕峰煤礦場附近
▶返回到行修宮已經快5點
▶在美食小街來杯冬瓜檸檬好愜意
▶還有炸地瓜酥,非常酥脆
▶炸地瓜酥
▶此時的行修宮還開滿了美麗的花朵
▶紀錄美食小街一隅
白雞三山連續三座山相當磨練體力,而山腳下的美食街恰好可以補足爬完山餓肚子的登山客,剛好行修宮有廁所還可以梳洗,相當完美的一個地方,推薦給大家。
– 完 –
▶你可能有興趣的相關連結 Links you may interested in◀
• 【步行跨越桃園枕頭山免費進入薑母島】
• 【桃園白石山&打鐵寮古道】360度裸岩山頂與日治時代樟腦採集舊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