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道歷史

【臺灣古道歷史】清朝時期的古道

北部區域的古道

在1770年代尚未爆發牡丹社事件前,泉州漳州一帶的人為求生計冒險來台開墾,除了西部一帶外,北部的蘭陽平原土壤豐沃,1773年吳沙帶領一群人前往宜蘭開墾,而此時所走的淡蘭古道,得行經基隆,暖暖,三貂嶺,雙溪,再到草嶺古道一帶,切往大里後再走至宜蘭蘭陽平原,這樣的路程得花上三天的時間。而時光移到150年後的現今,還遺留的淡蘭古道有三條,草嶺古道,嶐嶺古道,三貂嶺古道。


草嶺古道路線從貢寮鄉開始,越過灣坑頭山後至大里,現在所流行的桃源谷步道加上草嶺古道即此路線。 可以看到1867年(同治6年)劉明燈所題字的雄鎮蠻煙碑與虎字碑。 而隔壁條的嶐嶺古道從福隆開始,經七星堆下至刀石鼻海邊。

三貂嶺古道包含了金字碑古道。再來可再經山路繞回三貂嶺(下方地圖僅金字碑古道),路途上可見到劉明燈所提的金字碑,原本金字碑上還有金箔黏貼,但現在只剩下石頭於外表了。

侯硐附近的金字碑古道

而在1871年~1874年爆發牡丹社事件後,日本漁民被殺害後向台灣討伐,清朝朝廷開始針對台灣山區進行建設,態度轉而開始鼓勵漢人移墾山區,開闢了數條古道。

在1885年期間,劉銘傳修建了淡蘭便道,從台北,行經景美,深坑,石碇,到宜蘭猴洞坑,最後到宜蘭,這段路程比更早的淡蘭古道路程還短(淡蘭古道得從台北到平溪穿越到福隆一帶再往南邊宜蘭方向走),所以成為清朝先民主要的交通道路,而後期在興建北宜公路考慮路線時,由於猴洞坑溪附近地質鬆軟不適合採用,故繞開淡蘭便道,而這條古道幸於留下來,現在在北宜公路北方可見到淡蘭古道南路,以及接到礁溪的跑馬古道。

北宜公路北方的淡蘭古道南路
接到礁溪的跑馬古道

而根據“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施添福研究”,1894年~1895年開通8條,另外還有5條已動工卻未開通的道路。

北路有三條(兩條未開通),開通的為蘇花古道。
中路有三條(一條道路未開通),其中一條為八通關古道,
南路有七條(兩條道路未開通),其中一條為崑崙坳古道。

北路的蘇花古道,從宜蘭蘇澳至花蓮,大多路段消失在荒煙漫草之中,或者本身轉為蘇花公路,在民國89年楊南郡受邀踏查之下有了一份調查研究報告,
有興趣的人可以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研究調查報告查詢,可以完整地知道蘇花古道到現今的狀態與位置。

目前由楊南郡的所敘述的報告可以知道,民國90年代路徑清晰的為以下幾條:

蘇花古道宜蘭段:

  • 宜蘭五里亭至猴猴坑溪路段源頭
  • 大南澳越嶺段(北端烏石鼻戰備道路至南端大南澳天后宮)
猴猴坑溪附近還有的路徑

由調查報告裡面所敘述的猴猴坑溪,在離線地圖唯一附近一條的山徑,不確定事不是這一條,待有一天去看看。

蘇花古道

目前網路上有相當多的資料都提及大南澳段,離線地圖也清晰標示出來“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

蘇花古道花蓮段:

  • 大濁水溪至清水斷崖段僅存花蓮和平國小和中分校後方土地公附近,古道從此上到海拔約200/300公尺上的小山環繞
  • 小清水到崇德隧道段(石腔仔步道):
小清水至崇德隧道段

這一段登山離線地圖也清晰標示出來,調查報告裡也說到這段是保存良好路跡清楚的一條。

地圖上找不到和平國小後的山道

和平國小附近的山道沒有標示在離線地圖上,雖然民國89年前人探路發現有清晰路徑,但現在2022年可能路已消失,網路上也沒人有相關遊記紀錄,可能以後去探險看看再告訴各位。

其他區域

剩下的古道,有些是找不到路跡已消失,或者變為道路的一部分,甚至因為後期開墾道路位置改變,古道在半山腰上與道路平行被截斷。

而除了蘇花古道外,沈葆禎還建立以下的越嶺道路

中路八通關古道,由南投縣竹東鎮&水里到花蓮縣玉里鎮

以及南路由屏東來義鄉至台東金崙,又稱崑崙坳古道

除了政府開立的山道外,還有許多民間為了貿易互相往來踏出來的古道,例如
【金包里古道】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金包里古道,其實是清朝時居住於金山的漁夫或商人,為了販售新鮮的海產,一大早背著魚兒一路從金山出發越過陽明山擎天岡,再前往士林販售,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在行走,這樣被踏出來的道路被當成魚貨交易的通路,故又稱為魚路古道。

→點我回到頁首

▶你可能有興趣的相關連結◀
【桃園白石山&打鐵寮古道】360度裸岩山頂與日治時代樟腦採集舊古道White Rock Mountain&Stithy Historical Trail in Taoyuan
【臺灣古道歷史】早期原住民部落通道-古道
【臺灣古道歷史】日治時期的古道

註*
由於在林姓族譜看到,有遠族親戚追遡至許久以前,200年前林姓祖先隨著吳沙來蘭陽開墾,帶著幾百人來頭圍,即現在的頭城,自己的阿公剛好也在附近頂埔務農,看著阿公的阿公的族譜,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這樣從對岸,然後辛苦的走了三天三夜的路到蘭陽,來到了頭城這個地方,開始開墾紮下了自己的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