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從登山初心者入門到過夜的登山行程時,會經過選擇睡墊睡袋的時刻,無論是睡帳蓬或山屋,都會使用到 (・∀・) 在以下會分享在台灣百岳使用的狀況加以補充。
▶你可能有興趣的相關連結 ◀
• 17件登山健行小物準備
•【登山菜單】上山吃什麼?登山煮食分享
▃▃▃▃▃▃▃▃▃▃▃▃▃▃▃▃▃
【睡墊篇】Thermarest Z-Lite 蛋殼睡墊
- 使用地點:新達山屋/武陵農場/九九山莊/天池山莊營地/369山屋
- 使用過溫度: 四月初 0-5度
- 使用狀況:良好,相當有效隔絕地板溼氣,睡起來會感受到凹凸不平
目前使用起來的心得是,除了雪季之外,搭配足夠暖的睡袋睡起來相當溫暖。由於同行的友人買過相似的Nature hixx牌的蛋殼睡墊,雖然看起來相似,但睡墊紮實程度完全不同,在0-5度C環境下,躺的那一側表面的溫度完全不同,Thermarest的表面溫度明顯熱於Nature hixx版的,隔絕地板冷空氣的能力有著明顯的差距。 價格便宜70%之下還是有所差別。
▃▃▃▃▃▃▃▃▃▃▃▃▃▃▃▃▃▃
【睡袋篇】Down Power DP-Y Pro 560
使用地點:新達山屋/武陵農場/九九山莊
使用過溫度:四月初 0-5度
使用狀況:在百岳山屋裡使用良好足夠溫暖,尚未在營地測試
蓬鬆度: FP800
淨重:990g
舒適溫度Comfort:-4度C
Lower limit: -10度C
極限溫度Extreme : -30度C
Down Power睡袋購買時會附上幾樣東西:
- 保固卡
- 壓縮袋
- 網狀袋(平時收納使用,使睡袋內鴨毛or鵝毛處在蓬鬆狀態)
- 睡袋
目前使用Down Power在非雪季的百岳上使用都非常舒適,由於山上非常冷,有個足夠暖的睡袋可以讓人充分有好睡眠,不過我曾在加里山露營區使用過,由於此款舒適溫度為0-5度C,於是熱到爆炸XD
選擇睡袋三大要素
基本上選擇睡袋,有三點是我認為需要在意的,最後再加入考慮的預算
- 蓬鬆度 Fill Power
- 羽絨填充量
- 舒適溫度
1.蓬鬆度 Fill Power (FP)
定義為1oz羽絨所能膨脹的體積,FP越高,代表羽絨蓬鬆的範圍越多,中間空氣層越能達到隔熱的效果,所以同樣重量的FP800會比FP600來的溫暖。
2.羽絨填充量
顧名思義,睡袋總共有多少的鵝絨or鴨絨的重量,越多這代表越溫暖。如果一家的睡袋舒適溫度寫得非常低,但是羽絨量卻很輕FP值也低,這時候就要懷疑一下或現場看貨了。
3.舒適溫度
一般來說,舒適溫度已經講明了適合的使用範圍,越低溫代表不怕在雪季或近冬天時上百岳,但同時要檢查FP值跟填充量來檢驗舒適溫度是否在合理範圍內,可以跟不同家的睡袋一起做個表格做比較圖,就知道合理值若在哪了,
Comfort 舒適溫度:女性在放鬆姿態下能舒適睡眠的溫度。
Lower Limit: 男性在捲曲姿態下能睡著8小時且不會醒來之溫度。
Extreme 極限溫度:最低限度的溫度,女性能勉強維持6小時不會因失溫而有生命危險。
確認自己需求的溫度後和以上三點,就可以看自己的荷包接受到哪裡了 (・∀・)
希望這篇能幫助到剛入門的初學者,歡迎留言與我分享!